央视网消息:最美人间四月天,随州大地春和景明,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热潮。近日,由随州市委宣传部、市委网信办主办的“跟着国字号品牌 赏随韵春和景明”2025年炎帝故里赏春光全国媒体达人行活动圆满举行。来自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央视网、澎湃新闻等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和头部网络媒体的记者走进随州,探寻随州“国字号”的魅力,解码随州高质量发展的奥秘。
中国专用汽车之都:加速迈向千亿产业
随州,被誉为“中国专用汽车之都”,全国每10辆专汽中就有1辆产自这里,全产业链年产值超600亿元,是随州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。近年来,随州专汽产业紧抓应急产业发展的机遇,大力发展“专汽+应急”,加速向千亿产业目标迈进。
在随州安全应急基地,车辆检测、实景应急救援、应急演练等各项活动有序开展。该基地总投资15亿元,是全国首个集专用车检验检测、应急装备实景测试、行业认证及标准制定、应急培训演练、会展论坛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实战化、实景化基地。一期项目已交付运营,填补了随州在专用汽车、应急装备检验检测和研发服务平台方面的空白。
程力集团,作为随州专汽产业的龙头企业,其自动化、智能化的生产场景令人眼前一亮。通过技术升级改造和工业互联网的对接,程力集团的5G智慧工厂已入选国家级名单,生产效率提升25%,产品交付周期缩短20%。集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,持续加大投资,改进生产线,研发新能源物流车底盘,并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取得突破。
炎帝神农故里: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
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,始祖炎帝诞生于此,与黄帝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。每年农历四月廿六,数以万计的海内外炎黄子孙跨越山海,来到随州,共同拜谒炎帝神农,寻根问祖。自2009年起,随州已连续16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,该活动已成为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窗口,随州也因此成为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。
当前,炎帝故里景区正联合随州市博物馆以及曾侯乙墓遗址,联合创建国家5A级景区,继续擦亮“海峡两岸交流基地”和“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”两张名片。随州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,作为古随州最大的水运码头,经过保护改造,已重现老码头的繁华热闹,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地方。
中国香菇之乡: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
随州,作为中国香菇之乡,其香菇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。随州香菇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,享有中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国际农产品知名品牌的殊荣。随州香菇从业人数达30万,年产值高达300亿,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香菇出口重要基地。
在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,村民们正忙着采摘、直播香菇,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关店村紧盯香菇产业,探索出“村户共建、链式增值”的新模式,从专注传统种植拓展至三产融合发展,实现了从“种得好”到“卖得俏”的转变。2024年,关店村菇园面积达到100亩以上,菌棒产量突破百万棒,带动全村增收1300万元,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。
中国风机名城:绿色发展的典范
广水市杨寨镇,一个以循环经济为主的工业园正在蓬勃生长。该工业园抢抓国家“双碳”战略机遇,变废为宝,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,促进园区循环化、工业低碳化发展。截至目前,已进驻低碳冶金相关企业21家,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,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家。广水以风机产业而闻名,被授予“中国风机名城”的称号。同时,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也在这里快速崛起,为广水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回望历史,随州守护着中华文明的根脉;奋进当下,随州不断强化支点意识,抬升发展标杆,努力为湖北“建成支点”蓄势赋能。面向未来,随州的发展之路将更加澎湃,以“江潮”之势,奔涌向前。(通讯员:张晨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