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破题,锻造新质生产力“江苏阵地”
回望过去一年,江苏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福州全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
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变革的主力军。作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,福州以“智改数转”为引擎,激活新质生产力,塑造竞争新优势。
打通AI落地实体经济“最后一公里”
近日,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总决赛在深圳收官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在致辞时说,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创新,实现与千行百业融合发展,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。
人工智能加速融入赋能千行百业 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“引擎”
从百度文心大模型上线“深度搜索”功能,到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,近段时间,国产大模型频频上新,正加速融入工业、能源、政务、文旅等行业,推动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跃升。
推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,怎么新?怎么干?
建设农业强国,利器在科技。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新提法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,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。那么,什么是农业新质生产力?对提高农业生产、加快农业现代化有怎样的推动作用?一起来关注。
各地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
四川成都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,涉及低空经济、商业航天、大飞机制造与服务等多个领域,签约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超过519亿元。在青海,“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项目”落地西宁,将打造“算力、平台、数据、模型、应用”五位一体的算力体系。
“低空+”不断上“新” 构建多元应用场景释放“低空经济”潜力
2024年,“低空经济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凸显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。一年来,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,发展低空经济的新赛道也日渐开阔。日前,浙江省出台《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,旨在进一步拓展“低空经济+农业”应用,加快形成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。
新技术催生新场景 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
2025年2月18日《新闻联播》 各地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,加大研发力度,创新应用场景,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落地应用。
各地重大工程加紧建设
2025年2月16日《新闻联播》 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——平陆运河的三大枢纽都已进入混凝土浇筑高峰期。在控制性工程企石枢纽建设现场,2000多名建设者、300多台套机械设备协同作业,加紧对船闸主体等进行施工。日前,枢纽船闸上闸首中墩的输水廊道完成封顶。
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动能转换
当前,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,一些传统动能正在减弱,新动能尚在培育和壮大之中。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,既是大势所趋,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。